济南大华官方网站欢迎您!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导读 > 百家讲坛 >
我的童年记忆(三)
发布时间:2020-07-05     浏览次数: 次   作者:李三军
 没钱也讲究 
    冬天场院门一关,队里没啥活计了,男人们穿着破棉袄聚在一起,泡上一壶粗茶,玩起 牌九,自娱自乐,淡忘饥饿,省饭!赶上谁家娶媳妇,凑场帮手的特多,起码混几顿饱饭。 一家娶亲,全村喜庆。 
     我最喜欢看“点炮的”表演了,新媳妇刚下轿进屋,大门外咚咚咚三声炮响,“来点炮的 啦!”我和小伙伴拼命钻到人群里面,只见一画了大花脸的男人,浑身上下叫花子打扮,尤 其是那顶反戴的破棉帽,好像偷的样板戏《林海雪原》中特务栾平的。两只脏乎乎的手,一 手打着竹板,一手提个布口袋,两片涂得又黑又亮的嘴唇一开一合,舌头片子很利索甩出一 串串顺口溜,惹得众人喝彩。 
    “今天这里真热闹,男女老少开口笑,郎才女貌好姻缘,我来祝福放一炮!”喜婆婆分开 
人群满脸堆笑端着三个大白馍馍赶紧给他装进袋子。 
    “迎新娘来迎新娘,我看新娘好模样,一声炮响见富贵,两声炮响入洞房·········”喜 婆婆一回身从家人的篮子里又抓出三个大白馍递到他脸前,他看也不看,继续提高嗓音唱着, 并向大门靠近。 
    “新郎新娘入洞房,兄弟爷们来帮忙,先吃馒头后喝酒,再放三炮我就走!”喜婆婆用 衣袖擦一下额头上冒出来的汗珠,把篮子上的盖布扯下,故意亮给大家看,然后把剩下的四 个大白馍一股脑倒进那个破口袋,想赶快把这个大神请走。他却边唱边从棉袄里面又掏出三 个二踢脚。 
     “上酒呀!”人群里有人提醒,喜婆婆赶紧闪身进门,把昨晚上招待媒人剩的半瓶“老 黄河”拿出来,大神连忙迎上,将酒瓶揣进怀里。这瓶“老黄河”是喜婆婆在县酒厂工作的 娘家兄弟,在姐夫驮着地瓜干来换婚宴用酒的时候,特意给他带回家犒赏功臣媒人的。也多 亏了老伴会陪酒才剩下这半瓶,今天招待亲朋好友的散酒在大桶里盛着,一时找不到合适的 瓶子,担心大神进院门,才匆忙拿来便宜这小子。还不知老伴会咋样埋怨自己呢! 
     “这不是桥南村小舍子么!”见人群中有人喊出自己的乳名,“点炮的”匆忙收场溜了。 这家的男主人可是会陪酒的讲究人,无论酒量多大的人到他家喝酒,总会被他灌到晕晕 乎乎最佳状态离开,而他仍然清醒如初。 
     昨天晚上,媒人在上座边喝酒边吹牛,一副大功告成的得意样子,他在陪座小心热酒满 酒伺候。人家费心跑腿给儿子说媳妇,帮自己完成的可算是人生的头等义务,理应好酒款待, 可千万不能落个抠门!这瓶“老黄河”,是县酒厂的招牌酒,好多喝酒人听过看过没喝过。 开始,他将两个酒盅斟满,双手端杯敬酒,当看到媒人仰脸干杯难舍最后一滴的时候,他也 将酒盅紧贴在嘴唇,发出吱吱干杯的豪爽声音,然后迅速放下酒盅,一手端茶碗喝口热茶, 一手抓起温热的酒壶,等着给客人满酒。媒人低头看到主人的酒盅是满的,以为刚刚倒上, 在等着给自己倒酒呢!再往后,媒人越来越享受美酒浸润心肺的滋味,还伴随着夫妇俩胜过美酒的感激之辞,根本无暇顾及主人的酒盅了。等到媒人舌头变硬、两腿发颤坚持说要回家 休息了,主人才端起酒盅将早已凉了的杯中酒干掉,这次没有响,确实是好酒! 
     送走了媒人,男主人将新郎叫到跟前,对即将成为大人的儿子传授陪酒秘诀,“酒是恭 敬别人的东西,自己多喝既伤身又浪费········冷天多喝热水也能出现与喝酒一样的红脸 新郎频频点头,似有所悟,“那别人说我爷爷一个夏天就吃一个臭鸡蛋是真的吗?”
     “什么真的假的!没有老辈儿的省吃俭用,哪有钱给你娶媳妇!明天事还多,赶快回你 屋睡吧。”虽然桌上油灯并不很亮,但新郎的母亲明显看到丈夫额头青筋暴突,要火的样子, 赶忙插话把儿子拉出堂屋,儿子问的事情她太清楚了,“臭鸡蛋”的传说是应该讲给儿子听 了,不能难为孩子他爹,自己告诉儿子更合适。 
    以前新郎爷爷在世掌家的时候,日子过得还算殷实,可就是有点太过小气,儿子(新郎 的父亲)到了婚嫁年龄,极少有媒人登门,大家都说给他家保媒要自带干粮,没准连一壶好 茶也混不上。  这可难不住老太爷,他找一个口小肚大的瓷罐,腌上十个熟鸡蛋,放到火毒的太阳底下 晒着,五天后,他用筷子轻轻敲开鸡蛋的小头,用剪刀戳开一个小洞,小心伸进一根筷子, 将蛋清与蛋黄轻轻搅拌成泥状,整个院子满是臭鸡蛋的气味。臭鸡蛋和臭豆腐一样,并不伤 人,闻着臭吃着香,特别是空气清新的农村,谁家做什么饭,一掀锅盖,邻居都清清楚楚。 很快邻居们就都知道他家腌了很多咸鸡蛋,吃不急都有点臭味了,真羡慕!早年间,只有家 里称几十亩好地,日子过得舒服的家庭,才在农忙的时候,尤其收麦子特别累人的个把月, 每顿饭捞出几个带点臭味的咸鸡蛋,再捣上半碗蒜泥和在一起,无论是用大饼卷着吃,还是 用馒头蘸着吃,哪怕是黑高粱饼子抹上,也比现在的奶油面包过瘾。老太爷用筷子沾出来一 点鸡蛋泥和大蒜大酱一搅,臭味效果不错!再用纸条将鸡蛋上的小洞贴上,等下顿饭将纸条 揭开再用,一个咸鸡蛋足足可以吃上七八天。 
    几个月后,全村,甚至邻村都知道他家顿顿有咸鸡蛋吃。好几个家有好女的父亲,悄悄 倒提媒(女方父母请媒人到男方求亲),老太爷给儿子选了一个低眉顺眼、敦厚质朴的旺夫 媳妇(也就是现在新郎的母亲)。新媳妇过门后,很快明白了顿顿吃咸鸡蛋并不是自己认为 的那样,回娘家时候和爹娘说了。亲爹觉得虽然受了欺骗,但木已成舟也无法挽回,只在酒 后和知己老友倒倒苦水。 
    没有不透风的墙,四里八乡竟传成了笑话,“老财迷、真能算, 
                                           仨月一个臭鸡蛋, 
                                           省酒菜、省彩礼, 
                                       媳妇闻着臭味往家挤!”
    为此,新郎的母亲没少忍受公爹的无名之火,老头健在的时候,全家谁也不敢提“臭鸡 蛋”三个字。 
相关文章推荐